序言-电子乐器数字博物馆
本页面是电子键盘型号与示范曲数据库的特别部分。在此部分中,您将了解到电子乐器(主要是电子键盘乐器)的起源、产品形态、发展历程与技术更新等诸多内容,并看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键盘产品。
电子乐器数字博物馆部分可能含有自动播放的音视频文件。请您留意音量及可能产生的流量花销。
值班机器人Clippy将在数字博物馆部分全程出现,首次运行可能需要一点加载时间,还请耐心等待。
美国媒介研究者Paul Levinson曾提出一个观点:任何一种媒介(Media),都会经历「玩具-镜子-艺术」三个发展阶段1)。其隐喻不必深究,但大致意思是,每一种信息交换的中介,在技术发展的角度都会经历这三种状态——「玩具」,是指刚刚诞生的媒介,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,成为少数人创造新鲜感的工具;「镜子」,则是指媒介随着技术成熟,成为一种可以精确刻画现实世界的技术实体;「艺术」,则是旧媒介在技术进步推动下,逐渐成为少数人青睐和使用的小众产品。实际上,Paul Levinson提到的这种「媒介」,并非局限于狭义的新闻媒体,任何用来交换信息的、人类本身以外的工具器物,都可以视为这样一种媒介。
电子乐器(Musical Instruments)是一种工具,但无疑也是一种媒介。和留声机、收音机一样,这是一类创造、交换音乐、声音的媒介,是声音传播技术的延伸。它随着工业革命末期而来,承载着工业时代对自动化、批量化复制的技术印记,并随着流行音乐(大众音乐)的蓬勃发展而得到壮大。这一电子消费品类,位于艺术、技术与媒介的交叉路口。它和其他数码消费品一样,只是它在一个小众而又小众的细分领域中,无声地发展,产生着能听到的变化。
媒介世界变幻莫测,从媒介的镜头中审视电子乐器,我们无法估计今天的「玩具」是否正在成为明天的「艺术」;这一线上数字博物馆,希望能以「镜子」的状态,为您详细呈现这一小小乐器上,展现出人类世界的大大发展。
点击这里,开启奇妙的电子琴世界吧!
评论